Temu与Shein欧洲业务激增50%:中国电商如何突破关税壁垒?
当美国市场因关税政策剧变陷入寒冬,Temu与Shein却在欧洲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5月数据显示,Temu欧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60%,法国市场增幅近100%;Shein欧盟地区增幅达50%,英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两家平台为何能在欧洲逆势突围?背后是政策应对、供应链重构与本地化运营的深度博弈,以下是AMZDH的分析:
一、关税风暴下的“战略转移”
美国市场曾是Temu与Shein的“黄金地”,但2025年关税政策突变成为转折点。特朗普政府取消单件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从4月一度提升至145%,5月虽降至30%,仍远高于欧盟对150欧元以下包裹征收的2欧元固定费用。
成本压力
关税成本激增导致Temu与Shein被迫涨价,美国消费者对价格敏感,4月25日至5月1日期间,Shein销售额骤降23%,Temu下滑17%。 广告收缩
两家平台大幅削减美国广告预算,Temu日均广告支出环比下降31%,Shein下降19%,转而将资源投向欧洲市场。
欧洲市场成为新的增长引擎。Temu在法国、英国广告支出环比增幅达40%,Shein增长35%,带动下载量与销售额双双飙升。
二、政策应对:从“关税博弈”到“合规突围”
面对欧盟的贸易政策,Temu与Shein并未简单复制低价策略,而是通过精细化运营突破监管壁垒。
供应链本地化
Temu
计划80%欧洲订单通过本地仓库发货,减少跨境直邮依赖。与DHL、FedEx合作布局20个智能海外仓,实现“5日达”服务,物流成本降低30%。 Shein
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开放半托管模式,与本土供应链合作,设立设计中心吸纳当地设计师。 定价策略调整
Temu在欧洲调整产品上架策略,主打“轻质价”产品,视觉设计与功能更贴近当地审美,而非单纯追求低价。 Shein通过品牌频道、个性化店铺页等措施,提升品牌价值,满足欧洲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 支付与客服本土化
Temu集成Klarna、iDEAL等欧洲本地支付方式,提升下单成功率。 按国家布局本地语言客服团队,解决语言与文化差异带来的信任问题。

三、市场逻辑:欧洲市场的“蓝海机遇”
欧洲电商市场的潜力为Temu与Shein提供了增长空间。
消费力强劲
欧盟2024年GDP达19.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38500欧元,20至64岁中青年群体是消费主力。政策相对宽松
欧盟对150欧元以下包裹征收2欧元固定费用,远低于美国关税成本,为平台提供价格优势。本土化运营空间大
Temu通过智能分单系统规避关税,将大额订单拆分为多个小包裹,降低税费成本。 Shein与意大利、法国本土供应链合作,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商品本地化存储和快速配送。
四、挑战与未来:监管收紧下的长期主义
尽管欧洲市场增长迅猛,但合规压力与本地化竞争仍不容忽视。
监管收紧
欧盟拟对发货到仓库的每件商品征税0.5欧元,推动平台加速本地发货模式转型。本地化竞争
欧洲本土电商平台加速低价策略反击,Temu与Shein需在价格与品质间找到平衡点。可持续经营
平衡增长野心与可持续经营,将成为中国跨境电商下一阶段的关键命题。
Temu与Shein的欧洲突围,是中国电商全球化的一次重要实践。面对美国市场的政策逆风,两家平台通过供应链重构、定价策略调整与本地化运营,成功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未来,如何在合规与效率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决定其能否在欧洲市场持续领跑的关键。
数据来源:Consumer Edge、Sensor Tower、Similarweb、现代零售、雨果跨境等。
📌 关注AMZDH,欢迎添加下方客服微信,进卖家群获取更多跨境动态!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