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商巨头Otto关闭荷兰子公司

AMZDH获悉,8月6日,一则重磅消息在欧洲电商圈引发关注——德国电商巨头Otto集团正式宣布,将关闭其位于荷兰的子公司,结束在该市场长达46年的经营历史。这一决定标志着Otto在荷兰市场的全面撤退,也折射出当前零售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46年经营终落幕,亏损与前景成主因
Otto集团在声明中坦言,此次退出荷兰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经营亏损以及缺乏可持续的经济前景。作为欧洲老牌电商企业,Otto自1978年进入荷兰以来,曾凭借丰富的商品种类和本土化服务占据一席之地。然而,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波动、消费者行为变化及本土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其荷兰业务始终难以扭亏为盈。
据内部人士透露,Otto荷兰子公司近年来营收增长乏力,运营成本却居高不下,尤其在物流和数字化投入方面压力巨大。尽管集团曾尝试通过优化供应链、拓展品类等方式自救,但最终未能扭转局面。
约70名员工受影响,善后方案待公布
此次关闭预计将波及Otto荷兰子公司约70名员工,涵盖运营、客服、物流等多个岗位。Otto集团表示,将与荷兰工会及员工代表密切沟通,依法依规推进裁员补偿和安置工作,但具体方案尚未披露。
对于受影响的员工,荷兰媒体评论称:“这不仅是企业的战略调整,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Otto曾是荷兰家庭网购的代名词,如今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在线商店暂未停运,关闭时间未定
目前,Otto在荷兰的两家在线商店otto.nl和旗下内衣品牌lascana.nl仍在正常运营,用户可继续下单购物。不过,集团未公布具体关闭时间表,仅表示“将在未来数月内逐步完成清算工作”。
业内分析认为,Otto可能选择在库存清空、合同到期后正式停运,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同时,集团或通过促销活动加速库存周转,为退出市场做最后准备。
Otto的全球收缩:聚焦核心市场成新战略?
此次撤离并非Otto首次收缩战线。近年来,该集团已陆续退出中国、美国等非核心市场,转而聚焦德国本土及欧洲主要经济体。此次告别荷兰,或进一步印证其“精简业务、回归主业”的战略转型。
数据显示,Otto集团2023年全球营收约170亿欧元,其中德国市场贡献超60%。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电商领域,集中资源巩固优势市场,或许是其应对行业寒冬的关键一步。
结语:
从1978年的初来乍到,到2024年的黯然离场,Otto在荷兰的46年历程,既是全球化浪潮下企业兴衰的缩影,也为零售行业敲响警钟。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如何平衡扩张与风险、本土化与效率,将成为所有跨国企业必须回答的命题。
入驻OTTO,可以添加下方二维码咨询!

热门文章
